在考研复习中,情绪是至关重要的一环。一个人的情绪不仅会影响人们主观的感受,更会干扰人们看世界以及思考的方式。考研中感到身边无处不是诱惑,觉得自己特别寂寞,往往是某种情绪的作用。情绪使人对符合当前情绪的信息特别敏感,比如恐惧的人会只注意到了引发恐惧的信息,而这些信息又会进一步增加人的恐惧感。在这种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下,最初偶发的情绪波动,很可能会成为强度非常大的情绪体验,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复习进程。 孤独的症状对于考研人来说很常有的问题,特别是常年在自习室里埋头复习的同学的,往往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习室的冷清和无聊。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身的情绪,就会越觉得冷清,然后越觉得孤独。逐渐地,心理的关注点全部聚焦了在没人陪伴没有欢笑的环境上,寂寞的感觉就愈加强烈。 诱惑之症的病理也十分类似,越是觉得某物对自己有诱惑,我们往往会越关注它吸引人的方面,忽视其他的方面。比如在考研与工作中摇摆时,事实上人们被两者分别有诱惑力的方面所吸引,完全忽视了考研需要耗费的时间与精力,也忽视了工作的压力与挑战。从这个意义上,人们将情绪与理智对立起来非常有道理,因为情绪影响人看待、思考世界的方式,让人感情用事。 对于这类不能克服负面这些情感的病患,有很多策略。思维阻断就是一种简单好用的自助调整方法,它强调依靠自我力量去阻断 “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”。即一旦产生某些情绪的苗头,就果断转换自己的思考对象,不令自己产生情绪化的思维,避免情绪化思维强化消极的情绪。一旦在考研中觉得单调冷清,我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注意对象,忘掉自己孤独、苦闷的情绪,避免沉浸在自哀自怜的状态中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维阻断训练后,人就能很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体验,避免在考研期间经历很强烈的负面情绪干扰。许多人似乎不太相信这种心理训练的效果,但这种方法历史悠久,乔治·奥威尔在《一九八四》一书中细致地描述了多种控制自己情绪、思维的心理技能,其中就包括上述的思维阻断。总之,情绪的发生过程是可控的。如果不加以控制,考研中许多负性的情绪就会通过情绪化的思维、情绪化的视角自我强化,最后使人陷入长时间的负面情感中。负面情感不仅在心理上折磨人、阻碍人的思维过程,而且对身体健康也有害。 实际上,在一个领域中是否取得成功,非智力因素往往是最终的决定力量。考研这场战役中,对于我们来说,最大的挑战不是知识储备,不是过去的成绩和经历,而是迎战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。
|